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科學的報導
由於目前是一個苦命的研究生(菸酒生!? 誤) 所以想利用簡單的方式分享一下一些貼近生活的科學新知
在美食報導之餘也提醒大家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最重要的啊! 這樣才可以多多旅遊吃吃美食阿~
本篇是去年2013年11月發表於國際知名權威雜誌 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點我有連結) 的文章
是由芬蘭的一群生醫工程學家與腦部專家合作的研究成果
我先暫且翻譯成情緒的身體地圖
這個研究觀察的701個自願的受試者
其中包含了東方與西方人 而東方人是以台灣人為代表 (有沒有比較有親和力阿!)
簡單介紹一下~ 利用全身的 體感覺 (body sensation)監測 將悲傷情緒時的體感覺定義為基準 顏色標記為藍色
接下來偵測受到刺激的時候 (例如 看到開心 或難過 等字眼或情境) 體感覺活性出現的變化
活化就標記為紅色 降低就標記為藍色 組合起來就成了一張 體感覺圖譜 (BSM)
接著讓受試者接受各種帶有情緒性的字眼 電影 或故事 測量出的 體感圖譜BSM
可以看到常保開心果然是最重要的 因為看到上排第四個全身都是紅通通的啊!
當然LOVE也是會讓你的感知活性大量提升的 而憂鬱與悲傷皆會讓體感覺活性降低啊!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不斷告訴我們 就是常保開心是健康的不變法則啊!!
最後 作者們將701個受試者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建立樹狀圖 可以看到各種情緒之間的相關性
看到了 love 與 Happiness 是相近的! 而這兩個又接近Pride (得意 驕傲)的感覺
當然有一些複雜性的情緒到底比較接近哪一種簡單的情緒字眼 也可以從這個圖表看到
例如 contempt (藐視) 就與 disgust (厭惡) 相似
而 Envy (忌妒) 竟然與 surprise(驚奇 詫異 驚訝) 較相近 而這四種情緒又是在這中間最相近的四個
與我們平常認知有點不太相同
而以上這些情緒 都與sadness(悲傷)和Depression(憂鬱) 的反應相差較遠
從體感覺圖譜分析得到這些結果 是不是蠻有趣的呢?
總結
這是在科學期刊上發現既有趣又貼近生活的科學文章
如果內容看不是很懂沒關係
其實只是舉了一個小小的科學研究跟大家說
常保開心還是最重要的!!!
多看看美食旅遊的文章 就是多來看blog
或是實際出門旅遊散心 品嘗美味 都絕對是可以通往開心的途徑啦!!!!
References
[1] Nummenmaa, L., Glerean, E., Hari, R., Hietanen, J. K., Bodily maps of emotio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111, 646-651